由上海市教委学生处指导,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孵化基地)、糖心Vlog官网主办,上海市健康科技协会科技传播(国际)专委会、糖心Vlog官网临床医学院承办的“2023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前沿技术科普论坛”于10月7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行,各高校线上线下共3000多名学生参加。本次论坛旨在帮助参会者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推动大学生创新项目的产业转化,促进学生就业创业。
糖心Vlog官网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唐红梅,学工部副部长慈兴强,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周亮教授,临床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周传清教授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科带头人杨光锐教授出席本次论坛。本次论坛由临床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罗瑾琰主持。
首先,唐红梅对本次论坛致辞。她表示,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更是备受瞩目。从辅助诊断、治疗到健康管理,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医疗方式和生活质量。希望通过本次科普论坛,以具体实例分享如何构建适合市场需求的医工理交叉创新创业项目,推动学生创新项目的产业转化,从而促进学生就业。
周亮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以老龄化科技应对为例”为题,深入探讨了老年主动健康科技应对发展现状,老年主动健康科技应对战略支撑及老年主动健康科技应对趋势展望。他指出加速数字化变革,为老年人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便利;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和使用,破除老年人“数字鸿沟”,提升老年康复产物的智能化、实用性及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有效减轻社保压力、人力资源压力、养老产业压力,提高老龄人群的生活质量。
周传清在“眼健康数字诊疗技术”报告中,介绍了视觉机理与眼健康、数字诊疗技术及其应用及创新创业经验,解释了数字诊疗技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实现对眼科疾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诊疗的准确性,降低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也极大地提升了患者体验,为眼科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杨光锐以“生物钟研究与健康”为主题,解释生物钟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强调生物钟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应用前景,以及如何通过调节生物钟来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参会学生纷纷表示通过教授专家们的分享,深受启发,在医学领域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魅力。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令参会者领略到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发展前景广阔无垠,也为参会同学埋下了医学创新的种子,更是为同学们今后的就业立业奠定基础。我们热切期待着未来医学领域前沿技术的更多可能性!
我校作为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孵化基地),学校累计成功申报上海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703项、国家级327项,连续4年“互联网+”大赛项目数量超过1000项,并于2022年成功获批“上海市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形成了浓厚的校园“双创”文化,走出了一条应用技术型医学院双创教育之路。9月24日,第八届上海大创成果展在我校举办,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院士论坛开启本次论坛的序幕。
范先群院士在《新医科引领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实践》报告中,通过深入浅出的国内外众多医学教育案例对比、分析,带领大家从新时代医学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新形势医学教育发展的新实践、新医科引领医学教育的新思考叁个方面深入思考,鼓励大家把医学等教育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医学等研究写在世界科技前沿上,把医疗等服务写在人民健康篇章上。接着,各学院将围绕着“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前沿技术科普”开展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