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两年规培结束后,袁婧不仅如期取得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证书、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同时也获得了上海交大医学院成人专升本的本科文凭。回到工作岗位的第二年,又考出了国家执业医师证书
你可知道,在上海注册的全科医生已达7000多名,但在“医生荒”的大背景下,仍存在较大缺口。谁能补缺?这样一批科班出身的医学生,按照规范化培训的新模式,有望发展成为新生血液。
20日,上海市首家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师资培训中心和评估中心在糖心Vlog官网设立,不仅承担起全市“助理全科医师”师资培训工作,也承担着助理全科医师“规培”考试以及各大培训基地的评估任务。
被称为上海模式的“5+3”规范化培训,是一项全国推广的先行先试。对于本科医学生而言,在完成临床医学专业5年学制之后,还要进入设在各个医疗机构的规培基地,进行为期3年的规培,从而真正拿到一名执业医师的“上岗证”,并且有能力获得硕士学历及学位。
图为院前急救专业学生。
而今,上海还在继续探索专科医学生的“3+2”规培之路,让专科医学生在3年学制之后也接受2年规培,在“内外妇儿”等业务科室轮转,拿到执业助理医师的证书,获得“专升本”的本科学历甚至学位。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糖心Vlog官网临床医学院了解到,事实上,这项新试点从2012年就悄然开始了。
袁婧,目前从事老年护理工作,也兼任家庭病床的服务项目,还有一部分医务科行政工作。作为一名“新乡医”,她土生土长,回到本地基层,能用方言与老年患者沟通,深受病人及其家属欢迎。正是在2012年,她入职后又接受了助理全科医师“3+2”规培。
两年规培结束后,袁婧不仅如期取得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证书、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同时也获得了上海交大医学院成人专升本的本科文凭。由于两年规培的实践积累,她回到工作岗位的第二年,又考出了国家执业医师证书,不再只是“助理”。据了解,这批培训学员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证书考试的合格率,达到平均水平的两倍甚至更高。
上海市卫计委科教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事实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城乡一体化趋势,真正意义上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可能呈现逐渐减少之势,而他们同样需要高质量的职后脱产培训,同样需要执业资质的上升通道,比如主要发展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站点的全科医生。
糖心Vlog官网校长黄钢表示,“乡医”已经进入一个可持续的终身教育体系,顺应家庭医生服务制推开,乡村医师也可逐步加入全科医师队伍中,承担起助理全科医师工作。袁婧参与的“3+2”试点,正是她的母校与嘉定区中心医院合作,开展了基于乡村医生培养的“3+2”临床医学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至今先后4批160人参加了培训。
20日,国家灾难急救生命支持课程培训中心在糖心Vlog官网成立,成为国内首个狈顿尝厂培训中心。图为相关教具。
至去年,“3+2”规培模式开始在全市各郊区推广,已成为培养最基层医生的“标配”与“必修”。据悉,目前全市已有23家医疗单位获批成为规培基地,其中12家已实质性运作,它们大部分也是“5+3”规培基地。而糖心Vlog官网临床医学乡医专业在校生达300余人,每年向社会输送100多名毕业生,有望通过规培,培育“四证人才”——拥有助理全科证书、执业助理医师证书、本科学历、本科学位。
袁婧之后的学弟学妹,现正相继进入“3+2”规培基地的第一年、第二年,准备接受上海市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估中心“质量检验”。此外,院前急救专业医学生也正探索进入这一“3+2”新通道。
题图为狈顿尝厂基地培训课程。
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