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Vlog官网

【浦东时报】上海市助理全科医师规培师资培训中心、评估中心落户糖心Vlog官网——“3+2”模式培养“升级版”新乡医

发布者:临床医学院发布时间:2017-04-09浏览次数:526

■本报记者&苍产蝉辫;吴燕&苍产蝉辫;浦东报道

  在书院镇土生土长的朱晓霞,2010年从糖心Vlog官网乡村医生专业毕业后,前往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6年多来奔忙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或在田间地头诊疗走访。如今,像朱晓霞这样的1000多名新乡医,活跃在本市浦东、嘉定等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服务站点及卫生室。

  10年前,糖心Vlog官网就开始以订单式培养为沪上的乡村医生队伍“造血”。而今,学校又开始为这些新乡医谋求更好的专业发展。3月20日下午,上海市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中心以及评估中心在该校挂牌。未来,该校乡村医生专业的毕业生在就职后,将获得一个全新的专业发展通道——“3+2”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培养。

  解决新乡医发展新问题

  乡村医生数量少、学历低、青黄不接,曾是影响郊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主要原因。2007年,受市政府的委托,糖心Vlog官网开始订单式定点定向培养乡村医生,以改善部分郊县及农村地区的乡医在数量、年龄结构上的问题。

  糖心Vlog官网校长黄钢告诉记者,2011年,学校做的一项针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乡村医生专业毕业生基本能够掌握基本的诊疗技术以及常用的技能操作,但在专业技能方面与医学本科毕业生相比有所欠缺。一方面,用人单位均有对乡医专业毕业生进行培训的意向,让“用得上”变为“用得好”;与此同时,这些年轻的医护工作人员也都非常愿意参加继续教育,并对学历提高有着强烈的愿望。“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国家对医学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助理全科医师的培养是国家‘大卫生、大健康’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尝试呢?”黄钢介绍,在医学人才的培养中,五年制的医学本科生须经过“5+3”的规范化培养,即五年本科、叁年临床实践才能正式上岗,学校将类似的培养模式也复制到新乡医的培养上,“3+2”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模式由此产生。

  五年培养“四证”人才

  按照“3+2”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方案,学生前3年在校接受职前教育,后两年在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接受职后培训。

  在职前教育阶段,学生将按照“1+2”的医学职业教育模式接受教育,即第一学年在校完成基础理论学习并辅以仿真实训和社区见习,第二、第叁学年在以学校附属医院为主体的实践基地进行临床理论学习、见习与实习。而在职后教育培训阶段,理论教学从助理全科医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及执业资格考试需求出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分层级在两年内完成;实践教学则构筑“实训-见习-实习-再实训-再实习”的教学模式。学员在完成各阶段的培养后,将成为立足于基层卫生的“四证”人才:拥有助理全科规范化培训证书、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证书、专升本学历以及本科学位。

  记者获悉,2012年糖心Vlog官网已与嘉定中心医院合作,开展基于乡村医生培养的“3+2”临床医学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同年,上海市助理全科规范化培训作为试点在嘉定区进行。2016年学校将这一模式在全市铺开,目前已有136人结业,均获得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证书,24人将在下月参加结业考试。本市共有23个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12个已经开展培养,其中浦东有2家,分别为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以及浦东新区周浦医院。上海市助理全科医师规培师资培训中心及评估中心在糖心Vlog官网落户,该校今后还将为这些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输送师资、进行动态评估。

原文地址: